同桌这两日似乎有些烦恼,具体表现在脸上的笑容少了,对其他同学的同行邀请也总是拒绝。
并非刻意观察得出结论。
她就坐在我旁边,注意不到才奇怪。
而且大课间其他人都跑出去活动放松,教室只有我们两个人,她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在她看着窗外天空发呆时,我问:“你很困扰吗?”
塔季扬娜一副震惊的样子转头看我。
“我的提问也是造成你困扰的一环吗?”
“当然不是。”这次就回答的很干脆了,“我、有些惊讶。姜黎同学还是第一次和我搭话。”
“因为没有必要。”
“怎么能用‘必要’这个词?不交流的话,要怎么知道大家都在想什么呢?”
言语,人类用以表达需求最普遍的工具。如非天生缺陷所致,生活于社会中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这一工具的应用学习。
诉说心情,渴望理解,表达需求,言语就是这种东西。
没人能否定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是,当言语变为包装过的,与内心所想所违背的虚假修饰,言辞无法传递真实心情,那么我们交流又是为了什么?
这难道不是对言语功能的一种背叛吗?
我没有回答塔季扬娜,大概是因为我不知道吧。
她趴到桌上,那双时常含着笑意的眼睛眨了两下,她的声音轻快,就像不曾为某事烦恼。
“姜黎同学愿意和我说话,我感到十分高兴。”
“出于同学身份的关切,更何况我什么都没做,不要在意。”
“你表达了关心,不是吗?说起来,姜黎同学刚才是因为我看上去状态很糟糕才提问的,难道你是那种只对陷入困境的人表达关心的人?毕竟之前也是。”
我否定了她的无端猜想,并对塔季扬娜语句中所述的“之前”表示疑惑。
印象里没有类似的事吧。真要追溯,也只有初见在广场上,而且那次还是她帮助了我。
塔季扬娜摇头:“我说的可不是我。上次在餐厅里,你帮某个学弟付过餐费吧。”
虽是问的语气,但她脸上却完全没有不确定的痕迹。
而我也想起了发生在塔季扬娜转校来当天的那件事。
其实那并非因具有高尚品德做出的善举,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引发危机的原因可大可小,处在其中的人无法自救,这时,期冀外界帮助理所应当。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人们往往称赞前者,一部分是因为,危机中的紧张感在得到帮助后松弛下来那一瞬间的情感变化更深刻。
爷爷说,善是人的最高美德。
对受困者施以援手是教廷的训导,学校也时常强调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首席医官》《野火》【段子园】《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从鱼》《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教皇请登基》《大明:嘉靖修仙啦》《长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