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珍重而又温柔地将初夏脸上的眼泪擦拭掉,亲了一下她的额头,说道:“相比起瑾哥哥,我更喜欢你之前的那个称呼。”
他说的,是初夏之前为了刺激李怀瑜,故意叫的那个称呼。
夫君。
听明白了之后,初夏整个人像是被烧着了一下,看着李怀瑾眼神有意,嘴唇动了又动,自始至终却都叫不出来那两个字。
最后,闭着眼睛,像是下定了决心般,动了动嘴唇嗫嚅着发出了像蚊子般的声音。
李怀瑾俯身在她的耳边,满脸笑意地说道:“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初夏看着他,声音大了些,又说了一遍。说完,立刻移开了视线,害羞着不敢看他。
李怀瑾嘴角的笑意越发明显,戏谑地望着她,“再大声一点,嗯”
初夏愣了一下之后,立刻就像是个点燃了的小炮仗一样跳起来,伸手把他的脸推开,推完还不解气。从侍卫手中接过李怀瑜送的那袋板栗朝着李怀瑾扔过去。
“李怀瑾,你怎么这么烦啊”
第116章失德太子妃43
第二日,已经退居山林,十余年没有上过早朝的王右丞,出现在了太和殿上,上谏请求皇上再立太子,并举荐四皇子李怀瑜。
王家的传承和楚国的时间一样长。
王家的先祖是和太祖一起开国的大功臣,却在鼎盛之时急流勇退,避居山林。先祖因感念其功勋,在立皇储之时特意问了王家的意见。自此以后,立皇储征询王家的意见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惯例。
这样朝朝代代下来,皇位由李氏一族的各支轮流坐庄,不停轮换着。但王家在皇储上的话语权却是越来越大。
这一次,由王右丞提出来的再立太子一事,若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皇上不能拒绝他,也不可能拒绝他。
皇上听了王右丞的上奏后,视线从文武百官的脸上一一划过,最后落在他两个儿子的那个方向。
“老二,老四,你们意下如何”
“儿臣以为,此事尚早,且无论是立嫡立长,二哥都比我更适合。”
李怀瑜这以退为进的话说的确实漂亮。
若论嫡长子的身份,李怀瑾确实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而他之前却是也是因为这一点被立为了太子。
可是结果呢,却被废了。
论嫡论长,这太子之位我给你了,可你自己却配不上这位子,被废了。怪谁
论出身,我不及你,可这贤德之名,却是我赢了你。
而王右丞举荐李怀瑜的理由,恰恰正是“立长不如立贤。”
“老二,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李怀瑾站出来,不卑不亢:“儿臣无甚想法,一切但凭父皇做主。”
立储这件事,这次早朝最后还是没有定下来,被皇上以“如此大事,需要慎重决定”为由,给再次推延。
却因为王右丞的态度坚决,把期限定在了半月之内。
半月之内,决定再立太子之事。
下了朝之后,面对着那些再次离开他围到李怀瑜身边去的大臣们,李怀瑾嘲讽地笑了笑,随即毫不在意地独自一人出了皇宫。
李怀瑾回到东宫的时候,就见初夏在指使着下人搬东西,一副忙碌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
初夏小心翼翼地看了看他的脸色,见他并没有太过失落,才说道:“早朝上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
说完,她扬起大大的笑容:“刚好这东宫我也住腻了,我们换个新家吧”
李怀瑾走上前将初夏抱住,“你若真心想要搬家,那我们就换个地方住;可如果你是因为再立太子一事,却大可不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