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小说网【gxxs.cc】第一时间更新《绝境中的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着这样一颗定时炸弹在国内不管,那就是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埋下隐患
“备车,我要亲自去一趟柴尔德财团的总部。”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回到莱因哈特的,是一位41岁的女性总理秘书。如果有人认真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德国的许多岗位都开始招收女性员工。很多原本由男人承包的工,被渐渐分散给女性。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军队的征募工变得更加轻松,由于男性入伍而紧缺的劳动力缺口开始逐步被补上。
原本,这一切的出发点,不过是莱因哈特为了替代历史上集中营劳动力而想出的第二途径。
德国缺乏人口,或者说缺乏应对一场世界大战的人口。想要扩充军队的人数,就要减少后方的男丁。而一旦后方的男丁大量减少,许多生产工就会因为缺少劳动力而减产。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死循环
历史上的希特勒,通过集中营过度压榨犹太劳动力,解决了因为扩军损失的后方生产力。而莱因哈特则是选择解放女权,用此前一直被多数生产工排挤的女性,填上了扩军造成的工缺口。
这看上去有些可笑,但确实是德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表面上,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指挥官按照战绩数据,比率,德国的名将们当之无愧其次,严谨的德国人在军事上的一丝不苟、顽强勇敢,科研创新精神还有前瞻性使他们在二战中科技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德国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人口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数据对比,就能看出德国想要“单挑全世界”的困难程度。截止今日,莱因哈特领导下的德国仅有6700万人口。虽然比起法国4100万的人口略占优势。但比起苏联16亿的人口,美国13亿的人口,英联邦上亿的总人口,德国现在这点人口更本是杯水车薪。
所以,莱因哈特明白,哪怕不算上与英国交战所需的兵力,未来面对苏联大雷雨侵略计划时,德国也难以拿出足以抗衡人海战术的兵力。
莱因哈特有先知优势,同时他也就有保卫德国的责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苏德战争,他只能选择面对。奥地利那700万人口,加上苏台德区的300万人口,德国必须合并此外,即便无比厌恶意呆利这个拖后腿的盟友,莱因哈特也还是被意呆利4500万的人口实力所吸引。
未来的战争,德国绝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是工人的事实
在原本的二战中,德国累计动员总兵力都高达1700万了,却连苏联累计动员超过5200万兵力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仅有先知优势的莱因哈特,就算铺开历史书,也不可能找出多的德国人口。
人口不足就像套在德国头上的一个枷锁,卡住了德国战力的极限。
历史上,德国有过装甲怪才古德里安,战略大师曼施坦因,狼群领袖邓尼茨,沙漠之狐隆美尔,坚如磐石莫德尔德国还创造了数不胜数以少胜多的战役,大量足以被列入教科书的战略计划。
可最后,历史上那个第三帝国还是败了,体无完肤的败了
第三帝国用自己的失败验证了一个战争定理: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堂皇正兵,永远是积小胜为大胜,从不仅仅是战场前线,还包括人口,后勤,经济,科技,情报等各个方面积累起来,最终泰山压顶,水到渠成的大势
大国以势压人战争不会永远都只用奇谋巧计,再让人称道的谋略,终究只能在局部拥有暂时姓性的优势。这或许可以用来击败势均力敌的对手,但却难以在跨越等级的对决中起到用。
没有奥地利的700万人口,没有苏台德区那300万人口,没有阿尔萨斯150万人口。没有那东拉西扯,等等等的人口补充,莱因哈特就算拼尽全力,也未必可以像历史上那样组建一支1700万的帝国军队。
不仅是德国的军队,还有意大利的军队,西班牙的军队,罗马尼亚的军队,匈牙利的军队,芬兰的军队,北欧乃至各地的志愿军,莱因哈特全都要整合。苏联未来那个大雷雨计划,最大的依仗就是人海战术。一旦德国可以在兵力上缩小差距,再靠着名将与科技的加成,也未尝不能以小博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大将》《1979黄金时代》【六六文学】《独家报道》《玄鉴仙族》《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微信读书】《制霸超级碗》《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