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草棚,里面有几个摊位,出售的商品五也是花八门,比如洛氏萝卜干、咸菜、咸鱼、陶器、漆器、衣裳等等。
来这些摊位贸易的有鱼部落、水部落、铁石部落、黄云氏,还有住在边河城寨的人,大家来往都使用木舟,这里人来人往,很是繁忙。
“这些是从斟鄩国换回来的盐,小心点搬。”
“这批咸萝卜要运往斟鄩国和河国,你记住,这一箩在途中要给虞国的田氏族。”
“起风了,要出了,大家快点搬。”
码头这里,不但有来往贸易的氏族人,还有洛氏的商队也在忙碌,洛氏生产的商品从这个码头销售到洛河下游的方国氏族。
码头旁边,有五个四米多高的木吊臂在忙碌,这些木吊臂利用杠杆原理,人力将河岸边那些船排上的货物吊到岸上,或装载货。
而就在这个码头一百米外,那里有一个建了围墙、依水而建、里面还有几个大型吊臂的建筑,正门口上方醒目写着五个大字:“洛氏造船厂”。
这船厂围墙木门等建筑都很新,应是建成不久。
一辆马车载着两个大木桶进到里面。
来到一个造船车间。
这车间中间吊着一艘巨大的半成品木板船,这船长八米半,宽两米,龙骨船体已架设完成,一些工人正在组装木板。
“书上说,造船的木板要阴干三年,但这是我们第一次造船,我们肯定造不好,还是先积累造整船经验。”
“用炭火烘干两个月,应该可以。”
“这本网购回来的造船书真难懂,不是我这个外行人随便能理解,现在只能边造边摸索,自己造一遍船,希望能现问题。”
“这是一艘二十吨级的木板船。
“钉子用铜钉。”
“这里的木板钉密一点,钉两层。”
“造船底用的木板要厚实,浸泡过松油的木板应该可以了吧”
“船舱大一点。”
陈华拿着造船书,在造船车间这里忙碌着。
大家都是第一次造这样大的船,这是一个挑战,现在他只想快点造出一条木板船。
“伯候,这次我们成功换到了桐油,一共两大桶。”
外贸部长洛商来到这里便连说道。
“盘瓠氏族是河国氏族,他们有没有说什么”
“盘瓠氏拥有桐树上百棵,据说,他们每年都要向河国的阳城进贡桐油和葫芦,盘瓠氏有城寨十数个,估计他们氏族的人口有好几万,他们的氏族长比较和蔼,他说,可以每半年提供两桶桐油给我们,不能再多。”
“我们的桐树已经种下,但要等到两三年后才能收获,你再跟其他有桐树的氏族谈谈,让他们答应给我们提供桐油,要用什么换的就尽管换,当然铁器不能用来交换。”
“嗯嗯。”
“你们几个,将剩下的木板浸泡桐油,然后组装涂装,我们要快点造出整船来。”
“是”
桐油运回来后,洛氏那些巧手工匠,包括漆雕连山这些对油漆有研究的人都来到造船厂这里,大家埋头苦干研究洛氏的第一艘船。
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洛氏的第一艘木板船正式下水。
这船命名为“洛氏一号”,排水量达2o吨,是一艘在夏朝算比较大的木板船,船身有两个硬帆,帆是用木头做出一个骨架,再缝上桐油布制得。
船尾是一个能左右移动的舵。
洛氏造船厂旁,“洛氏一号船”正式下水。
“看啊,是木板船。”
“好大的船,木板船比我们的木排厉害多了。”
“听说这种船以后不但可以航行到边河城,还能到南山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