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一根,整个下午,常宁都坐在办公室里,一根接一根,回到家,夜深人静,自己坐在书房里,整整一夜,继续一根接一根。
181.孩子们终于开始立业了
“小常,你家最近寄什么东西没有?”
一列火车走的,最后,崔姐家的臭小子和常宁家的臭小子下乡到了一块地头上,只是最后没同村,所以,崔姐经常和常宁交换着各自孩子反映回来的情况。
“没有,在外的孩子重要,可家里的孩子也一样重要,再准备下吧。”
常宁摇头,家里八个孩子,两个大人,还是高团长,小邱他们经常帮补着,日子也不过刚刚好,想给去大西北接受再教育的三儿子寄东西,可以寄,但不是常常有,省下来就有,省不下来,就等着,这方面,他不能和崔姐比,崔姐家前面几个孩子都出来工成家了,基本没什么负担,所以,可以保证基本每月都能往西北寄东西,但他们家现在还不行。
“说起来,你家大闺女还有二儿子高中毕业了吧?”
时间一晃来到71年,三儿成为知青的日子一下子就过去了三年多,去的第一年,三儿没有往家里寄信,不过刚翻过年68年,信就来了,再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还有什么苦其心志的雄心,只有苦不堪言,艰难困苦,可惜,常宁早就对他说了,不去,他这个做爹的有办法,但一旦去了,他什么办法都没有,只有老老实实做好一名小知青。
“是,今年毕业了。”
没有后悔药可吃,家里也无计可想可施,家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省点东西下来寄出去,不管三儿在那里的生活如何,常宁能做到的只有这些,别忘了,家里他还有妻子要顾,还有七个孩子要顾,三儿走了三年多,家里的大妞和小二也高中毕业了,不知道是不是三儿的事情刺激了孩子们,特别是后面的来信吓到了他们,孩子们的学习越来越让人放心,包括一直在说学习还需要踏实再踏实的小二也让人放心了,最后,老大,老二的高中毕业成绩都让常宁十分满意,要不是没有高考,他家两孩子的成绩妥妥进重点,一点没问题。
“那你给孩子们打算好了吗?可千万别再来第二次了。”
崔姐提醒常宁,家里有个不听话的子女,一个就够了。
“不会了,老三的来信,每封他们都有看,哪里还敢再来一个上山下乡。”
这点上,不厚道的说,三儿到是为家里的孩子们狠狠把警钟敲响了,谁都不敢忘。
“这就好。”
崔姐也替常宁松口气,她是不敢想像,要是家里再来一个孩子这样让她牵肠挂肚,这日子还要怎么过。
“那老大,老二,你怎么打算?”
只要不闹着去上山下乡就好。
“我手上弄了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还有一个我们单位优先照顾子女工的名额,我前几天还跑了高团长那里一趟,高中毕业生,参军,部队很欢迎,这些选择,看孩子们自己。”
常宁这些是早就打算好的,关键在于孩子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要是像三儿那样非得自己跳出去,走自己路的,常宁确实没办法。
“这就好,不论哪条路,都是好路。”
这回崔姐就彻底替常宁放心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圣拳!》《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蔷薇小说网】《末日杂货铺[经营]》《大明汉高祖》《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又逢君》《1978合成系文豪》《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