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世之能才”李元吉的态度让马周有些疑惑,甚至稍稍动摇了本心,语气稍有些不太坚定。
“不错,国家所需要的正是治世之能才,秀才科考经学与时务策,进士科考经学、时务策以及诗赋,明经科更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可为何仅是立于朝堂之上的才是治世之能才,难道国家就不需要朝堂之外的能才吗”李元吉微笑着说着。
儒家经典主要是以提升人的品德为主,所以古代的科举考试也特别在意这些,但是同样的,一名官员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或许可以说品德与能力不相上下,两者缺一不可。
可真要来个二选一的话,估计那些考生倒是更愿意选择能力。
“朝堂之外”马周愕然一愣,没搞明白李元吉的意思,这科举又与朝堂之外有何关系
看着马周的反应,基本上也就能够理解古人的整体思路了。
华夏民族的没落,看来也并非没有道理的,倘若一直照着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华夏民族的没落最终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没有了大胆创新的精神,上位者担心自己的地位而选择愚民政策,结果导致金字塔结构的出现。
科举考试是打破世家垄断的关键因素,可实际上科举考试也不过只是制造了另外一个金字塔而已。
自己不是皇帝,也活不了上千年的时间,没义务,也没责任去推动这些改变,但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满足一个屌丝心中的抱负,李元吉必须要去推动这件事情,至于后果,他没有机会去想。
“倘若有人善于耕种,他家的产量每年均有所上升,假如有人可以令田地在干旱之年有所收入,而不是颗粒无收,可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参加科考,那么他对国家有没有用
倘若有人善于造车,他制造出来的车辆可以载物更多,跑的更快,更加耐用,倘若将其推广至军中,民间,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李元吉接连举了两个寓意并不深但却被常人所忽略的例子。
“可身怀绝技之人,又岂会那么容易将技艺公布于众这些人会将手艺传给后代,更有甚者会进入将监,科举与他们并无关联呀。”
马周觉得李元吉的这个想法有些荒唐,完全就是不经大脑思考的结果。
这两类人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文化,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你让他来当官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是要被世人所耻笑的。
不行,决不能让齐王这个荒唐的想法延续下去,这样是会坏掉大事的,也会毁掉自己的前程。
“殿下,这些人多数毫无文化,暂且不说让其熟记儒家经典,单是让他们照本宣科的念,估计也没人识得几个字,这事太过草率了。”
马周继续说着,同时也暗暗念叨着需要尽快找机会离开齐王身边了。
待在这么一个思绪漫天飞的主子身边,自己想要出头又要等到何年何月倘若成功还好说,可失败了呢
别人不会说你马周尽力了,都是齐王在瞎胡搞,他们只会说这件事是你亲自操办的,你没有能够劝住齐王,这事你要担负一半的责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