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佑桓曾是寿王府的小郡王,也就是后来的太子。
在殷皇后注定要发动政变的朝代里做太子,并不是什么愉快的事,何况陆兆雪记得,谢佑桓更他那个软弱的爹不一样,乃是个很有抱负的少年。
在成为太子,也就是7岁之前,他曾经在北地住过三年,后来回京入主东宫,也一直跟边关保持联络。
再后来,嘉和7年时,匈奴联合鲜卑、羌、羯等多个部族挥师南下,战事吃紧,年仅14岁的太子请命御驾亲征,亲自带兵北上。
太子御驾亲征那年,陆兆雪8岁,只匆匆见过他一面。她虽然有一具成年人的灵魂,但家中爹爹和哥哥们都当她是小孩,坚决不让她出府,陆兆雪只能在家看舆图,帮着处理一些后勤方面的工作,是以对太子并不熟悉。
再说,14岁到21岁,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天差地别的年岁,中间还隔着陆兆雪上百年、几十次重生的间隔,一下子没认出来很正常。
但到底是见过的,难怪她总觉得男人眼熟。
“我翻遍了谢氏族谱,将那几年去过边关的谢氏子弟都找了出来,总共找到五个名字。五个名字里,我最怀疑的就是你。”陆兆雪道。
她的目光很平静,半点没有突见前朝太子的震惊、欣喜,亦或害怕,如同澄澈的湖水,被月色照映,只偶尔惊起一丝涟漪。
落落大方,谢佑桓忽然想起这四个字。
“三姑娘聪慧。”他敛目轻笑,“可三姑娘就这么笃定是这个‘谢’字?”
“你了解殷维吗?”
一句话,将谢佑桓说得愣住。陆兆雪没在意:“我了解他。这世上能让他既防备又害怕的人不多,‘谢’字算一个。五人之中,唯你的身份足够高,高到他不敢杀,不敢关在身边,又不敢不关在身边。”
谢佑桓颇为好奇:“这世上竟有人敢笃定说自己了解圣意?若是我没记错,这应该是三姑娘第一次进京吧?”
陆兆雪反问:“殿下又为何会成为‘匈奴质子’呢?”
“放肆!”谢佑桓还没出声,一旁的听雨倒是先急了,“还不是那殷氏狗贼——”
“听雨。”谢佑桓凉凉地唤了一声,“姑娘多担待,下面的人不懂事。”
当年太子出征,战事出了差错,后来消息传回,说是太子战死沙场。
举国悲痛,京里各家门前的白幡据说都挂了很久,后来事情尘埃落定,谢氏再无人可用,那些反对嘉和帝给殷相“禅位”的老派大臣也变得无话可说。
一开始陆兆雪也这么以为,但前世进宫之后,她无意中得知此事似乎另有隐情,如今再听听雨这么一说……
原来如此。
竟是殷家人与胡人里应外合,为了做皇帝做到这份上,还真是……该死得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